您所在位置: 首页 >> 职工园地

顺乎民心 合乎民意——《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7-08-01 阅读人数:

                          顺乎民心合乎民意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亮相,便获得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这生动地印证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政治勇气和担当精神,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真正深入人心,真正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正因为反映了人民的心声,《人民的名义》热播自然就不难理解了。

《人民的名义》引发全民追剧,但讲的远远不止是反腐。这部电视剧,不仅有着对人性的描摹,而且有着对制度的追问;不仅有着对腐败的揭露,而且有着对权力的思考。

有些地方有些单位甚至发文要求集中组织观看并撰写观后感,党员干部看剧写感受,我觉得很有必要。观后感有很多写法,最重要的是带着思考写。现实比电视剧还要复杂,现实中的廉政建设也比电视剧还要复杂。只有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只有提高思想认识做到“永不沾”,这才能避免被资本围猎,避免成为“人民的敌人”。因此,党员干部不仅要看《人民的名义》,要写读后感,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要把自己摆进去,真正写出自己的思考,写出自己的心得。要看而有思,思而有得,得而有进。

在剧中,某部委处长贪污摞满一整面墙的钞票、副市长乔装潜逃国外、腐败官员级别达到“副国级”……许多观众评论该剧“尺度大”;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凯丽等30余位明星加盟,不少观众盛赞老戏骨的表演出神入化;还有观众表示,该剧对“当下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用周梅森的话说,《人民的名义》就是“想做一个大中国的故事,从官场的高层到底层的弱势群体都有涉及,同时借人物、剧本把自己对中国十几年来巨大的社会思索量容纳进去”。

   《人民的名义》剧情以三条线索展开,一条是检察官侯亮平的办案线索,把上层官场与基层百姓等社会各阶层群体贯通;第二条是政治生态、官场生态的清理重塑,沙瑞金到汉东省任省委书记,之后着手清理、重塑汉东省政治生态;第三条是以郑西坡为代表的包括获得陈岩石等老同志支持的下岗工人,生活在汉东官商勾结、腐败高发的环境下,他们的生存、挣扎与反抗。

   《人民的名义》情节紧凑,每一集都有很多事情发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反腐深入人心,真正得到社会各阶层的热烈响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优良党风政风的期望,对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的憧憬,形成一股巨大的社会期待,《人民的名义》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期待,其热播反映的是民心所向,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党的优良传统和现实作为的高度肯定。

   《人民的名义》被“热捧”说明反腐败已成社会共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反腐败给自己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人们关注反腐剧,其本义在于关照自身发展,寻求社会正义,全景式地了解党和政府的反腐决心,进而把握中国反腐败的进程及未来的政策走向。社会公众渴望通过反腐剧了解反腐败的具体工作程序和过程,在反腐败力量与腐败力量的交锋中树立反腐信心,让思想受到教育,让心灵受到震撼。

影视作品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在现实主义题材剧中加入浪漫主义情怀,这就要求既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现实生活,又要以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作者的情怀和意图进行表达,《人民的名义》在这方面做出了可喜的尝试和大胆的探索,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在中国的电视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愿这部优秀作品中所承载的道德力量、人格光辉能春风化雨般助力着我们的精神成长和灵魂荡涤。

                                                             胖鱼头



Copyright 2009 Jsntgas.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4719号 版权所有:南通大众燃气有限公司